近日,衢州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衢州综保区”)服务中心大楼内,键盘声噼啪作响。郑珊珊正在完善来访企业档案表格。此前,她刚为中国物流集团及4家龙游外向型企业代表详细讲解了衢州综保区的政策红利、核心功能与独特优势。
郑珊珊是衢州工业控股集团下属的衢州综保区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今年2月,衢州综保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随即进入紧张的备战验收阶段。3月,郑珊珊被抽调过来,担任5月份正式验收的讲解员。要在短短两个多月内,把整个讲解内容“吃透”,从功能布局到业务流程,都要了然于胸,任务艰巨。
面对几十份、总计十几万字的原始资料,郑珊珊日夜钻研,资料被红笔标得密密麻麻。最终,她从十几万字里“啃”出了6500多字的讲解稿。为了脱稿讲解,她把稿子拆成小段,利用碎片时间强化记忆,一遍遍默写,对着空房间试讲,沿着预设路线实地演练。那段时间,她嗓子哑了就泡胖大海,困了就喝咖啡提神。“时间太紧了,不拼不行!”郑珊珊说。
这种拼劲,早在衢州综保区建设时就已显现。杨涛涛是衢州综保区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他的日常工作不仅要协调各方确保施工顺畅,还要时刻盯着工地上出现的问题。“建设施工现场走一圈就得半天时间,要是仔细去发现问题,一天都不够用。”杨涛涛说,那段时间,手机上的步数统计就没下过4万步;对接各方的电话更是不断,最多一天接打50多个,嗓子哑了就在微信群里一条条打字回复。
为高效完成启动区768亩土地开发及25万平方米的设施建设,建设单位同步推进20余个单体、5个工作面平行施工。今年上半年雨水较多,给地基基础施工出了大难题。地基基础挖好后,如果不能及时组织检测并验收,雨水倒灌进去,极易引起基槽泡水、返工等情况。有一次,地基基础检测恰好碰上大雨,夜里11点多,杨涛涛组织检测单位及施工管理人员一起在现场检测,直到最后一根桩检测完毕,他才发现衣服早已湿透。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大楼时,项目团队破除常规:楼上继续推进主体结构施工,楼下验收合格后随即启动装修。这样的作业模式虽大幅压缩了工期,但安全防控压力陡增。“为了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工人不下班,我们管理人员就守在现场。”杨涛涛说,那时工地就成了第二个家。
如今,衢州综保区道路宽敞、厂房整齐、货车往来,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正是这种“拼意志、拼担当、拼智慧、拼合力、拼作风”的精神,让衢州工业控股集团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启动区建设,并在封关运行首月,进出口贸易额突破一亿元,跑出了令人惊叹的“衢州速度”。